家庭农场生产行为的生态自觉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127
作者
蔡颖萍 [1 ]
杜志雄 [2 ]
机构
[1] 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生产行为; 生态自觉性;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业政策的新目标,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它们面临着承担起实现农业政策新目标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全国1322个家庭农场为样本,用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亩均化肥施用量和亩均农药使用量是否比周边普通农户少、是否选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是否采用节水灌溉作为变量,对家庭农场的生产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的生产行为已初具生态自觉性;农场主受教育程度、接受过培训以及从事农业规模经营的年限、加入合作社、被评比为示范家庭农场、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拥有注册商标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生态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应当重点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在政策上提供指引,激励其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产出水平与生产成本——基于1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J].
李文明 ;
罗丹 ;
陈洁 ;
谢颜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3) :4-17+43
[12]   以家庭农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法律对策探讨 [J].
胡光志 ;
陈雪 .
中国软科学, 2015, (02) :13-21
[13]   家庭农场发展的荷兰样本: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 [J].
肖卫东 ;
杜志雄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2) :83-96
[14]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 [J].
张广胜 ;
王珊珊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7) :18-26+110
[15]   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 [J].
朱启臻 ;
胡鹏辉 ;
许汉泽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7) :11-17+110
[16]   确立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主导地位 [J].
郭熙保 ;
郑淇泽 .
山西农经, 2014, (01) :30-31
[17]   公平偏好、强互惠倾向和农民合作社生产规范的演化分析 [J].
浦徐进 ;
范旺达 ;
路璐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1) :51-62
[18]   论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J].
朱春江 ;
Surendra PSingh ;
Sammy LComer .
生态经济, 2013, (11) :127-131
[19]   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变革的理论思考 [J].
杜志雄 ;
王新志 .
理论探讨, 2013, (04) :72-75
[20]   适度规模:趋向一种稳态成长的农业模式 [J].
曹东勃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2) :29-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