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

被引:255
作者
朱启臻
胡鹏辉
许汉泽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职业农民; 政府支持; 社会条件;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4.07.002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规模和经营主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家庭农场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其经营主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以农业为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理想的模式是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农场;家庭农场规模的下限是家庭成员的生计需要,家庭农场规模的上限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所能经营的最大面积;家庭农场的发育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特定的社会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110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警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过分解读 [J].
朱启臻 ;
袁明宝 .
农村工作通讯, 2013, (24) :43-45
[2]   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 [J].
朱启臻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0 (02) :157-159
[3]   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理论的原始内涵——兼论小农经济和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异同 [J].
李昱姣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4 (02) :47-51
[4]   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J].
朱启臻 ;
杨汇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1) :162-169
[5]   基于DEA模型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评价与分析 [J].
刘维佳 ;
邱立春 .
农机化研究, 2009, 31 (12) :49-51
[6]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J].
贺雪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9) :4-9
[7]   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 [J].
张新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4) :93-98+110
[8]   “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 [J].
徐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2-8
[9]   对小农经济的几点思考 [J].
江国华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 (08) :86-87
[10]   家庭经营制:农业生产制度长期的必然选择 [J].
张进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5) :46-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