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重置、经济增长与区域非平衡发展

被引:38
作者
刘贯春 [1 ,2 ]
张晓云 [3 ]
邓光耀 [4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4]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要素重置;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反事实分析;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7.07.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目标:要素错配对经济增长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提出的测算框架将经济增长分解为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要素禀赋和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构建反事实框架重点探讨要素错配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研究发现:2000~2013年要素再配置仅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9.2%,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积累和部门全要素生产率;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错配和要素禀赋分别可以解释区域非平衡发展的56.5%、30.7%和12.8%;要素完全有效配置将使得人均真实收入年均增加31.4%,但提升空间趋于缩小。研究创新:拓展传统经济增长分解方法并构建反事实框架研究要素错配的经济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要素配置在经济增长和区域非平衡发展中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农业生产率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工农业联动发展 [J].
徐建国 ;
张勋 .
管理世界, 2016, (07) :76-87+97
[2]   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结构的边际效应演化分析 [J].
张成思 ;
刘贯春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84-99
[3]   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理论与实证研究 [J].
王颂吉 ;
白永秀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7) :31-43
[4]   劳动力市场扭曲、结构转变和中国劳动生产率 [J].
盖庆恩 ;
朱喜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87-97+111
[5]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J].
龚关 ;
胡关亮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4-15+29
[6]   中国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分析 [J].
袁志刚 ;
解栋栋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4-17
[7]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8]   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张广婷 ;
江静 ;
陈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0) :15-23
[9]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10]   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 [J].
徐现祥 ;
周吉梅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7, (05)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