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之路分析

被引:4
作者
郭路 [1 ]
魏杨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欧拉方程; 外部性;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9.06.005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加入有关中国特色的经济分析后,增长理论依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中呈现出了竞争性的民营经济与垄断性的国有经济的二元特征;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是因为改革初期人均资本存量太低,但伴随人均资本存量的逐步提升,资本收益率持续下降,尤其是在2012年后,我国经济已开始向稳态收敛。因此,为维持一定的增长,除了增加具有正外部性生产要素供给以外,可以通过让具有垄断力的国有经济走出国内,以维持国内经济增长。尽管垄断国有经济的外部扩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国内经济增长下降的趋势,但当扩张结束后,中国经济增长还是会收敛到稳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动能转换:资本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J].
王家庭 ;
李艳旭 ;
马洪福 ;
曹清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99-117
[2]   结构演进、诱致失灵与效率补偿 [J].
陆江源 ;
张平 ;
袁富华 ;
傅春杨 .
经济研究, 2018, 53 (09) :4-19
[3]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基于q理论的估算 [J].
刘仁和 ;
陈英楠 ;
吉晓萌 ;
苏雪锦 .
经济研究, 2018, 53 (06) :67-81
[4]   中国三大产业的资本存量、资本回报率及其收敛性:1978—2013 [J].
柏培文 ;
许捷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3) :1171-1206
[5]   中国资本回报率嬗变之谜 [J].
许捷 ;
柏培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7) :43-61
[6]   新时期新国企的新改革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逻辑、路径与实施 [J].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杨瑞龙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 (05) :5-24
[7]   中国经济新一轮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 [J].
王一鸣 .
管理世界, 2017, (02) :1-14
[8]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J].
于斌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2) :83-98
[9]   从生产性财政支出效率看规模优化: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 [J].
范庆泉 ;
周县华 ;
潘文卿 .
南开经济研究, 2015, (05) :24-39
[10]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新解——基于国际贸易和最低工资的视角 [J].
赵秋运 ;
张建武 .
金融研究, 2013, (12) :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