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33
作者
陈德敏 [1 ]
张瑞 [2 ]
谭志雄 [3 ]
机构
[1]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3]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DEA; 动态面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费的关键政策参数,研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关系,对于揭示能源效率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导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发现全国以及区域能源效率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中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但总体上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将能源效率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IV、DIFF-GMM和SYS-GMM方法证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存在,能源效率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能源效率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收敛;运用纠偏LSDV估计方法分区域开展实证检验,研究认为,能源效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表明能源效率对经济发达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国家能源效率提升战略重点应放在东中部能源消费集中地区,从而通过节能技术"溢出"效应促进西部地区能源效率的提升,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J].
徐盈之 ;
管建伟 .
财经研究, 2011, 37 (01) :112-123
[2]   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J].
乔宁宁 ;
王新雅 .
西部论坛, 2010, 20 (06) :19-26
[3]   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J].
张唯实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2 (07) :63-69
[4]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 [J].
李国璋 ;
霍宗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11-16
[5]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 [J].
沈镭 ;
刘立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17-24
[6]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机理分析 [J].
齐绍洲 ;
云波 ;
李锴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56-64
[7]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国涓 ;
王玲 ;
孙平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05-213
[8]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9]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杨正林 ;
方齐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9) :17-30
[10]   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 [J].
师博 ;
张良悦 .
当代财经, 2008, (02)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