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机理分析

被引:66
作者
齐绍洲 [1 ]
云波 [2 ]
李锴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公司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强度; 收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之间人均GDP差异的收敛性及其能源消费强度随人均GDP变化的收敛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第一,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并且收敛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能源消费强度随产业结构的改善、能源价格的提高、技术进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而降低,随FDI的增加而略有提高。第三,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随中国与八国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能源价格差异、技术进步差异的缩小而缩小,但随FDI差异的缩小而有微小的增加,与产业结构差异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第四,中国与八国人均GDP差距的降低可以引起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减小的原因在于投资差异、技术差异、价格竞争机制差异等决定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可以明显影响能源消费强度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 [J].
邵帅 ;
齐中英 .
经济研究, 2008, (04) :147-160
[2]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赵进文 ;
范继涛 .
经济研究, 2007, (08) :31-42
[3]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4]   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 [J].
马晓微 .
中国能源, 2007, (05) :30-34
[5]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J].
张贤 ;
周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101-108
[6]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transition countries [J].
Cornillie, J ;
Fankhauser, S .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 (03) :283-295
[7]  
The decrease in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intensities between OECD countries from 1971 to 1998[J] . J.W. Sun.Energy Policy . 2002 (8)
[8]  
Energy savings via fdi?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Hbler,M,A.Keller. Working Paper No.1393,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