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70
作者
陈欢欢 [1 ,2 ]
吴兑 [1 ,2 ]
谭浩波 [1 ]
李菲 [1 ]
范绍佳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气环境学; 空气质量; 矢量和; 灰霾天气; 气象条件; 珠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使用2001—2008年广东省46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等,制定统一标准统计并详细列出了2001—2008年的灰霾与清洁过程清单,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通过天气学分析方法以及矢量和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天气形势以及珠江三角洲近地层风对严重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的影响。(1)低能见度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尤其与复合污染密切相关。(2)无论是灰霾过程还是清洁过程,用大气能见度和API作为两个参考指标所选的过程所分布的季节是非常一致的,但具体时段不尽相同。(3)典型灰霾过程分布在每年的10月—次年4月,造成灰霾的天气形势主要是高压变性出海。典型清洁过程分布在每年的10月—次年3月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以及5—9月的雨季,其影响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台风影响。(4)矢量和的分析说明灰霾过程与气流停滞区关系密切,而清洁过程则与强水平输送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 [J].
吴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9) :1-7
[2]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J].
吴兑 .
环境化学, 2008, (03) :327-330
[3]   香港地区空气污染的典型天气背景形势 [J].
陈训来 ;
范绍佳 ;
李江南 ;
刘吉 ;
王安宇 ;
冯瑞权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2) :195-199
[4]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J].
吴兑 ;
廖国莲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谭浩波 ;
李菲 ;
蒋承霖 ;
夏冬 ;
范绍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1-9
[5]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云造成的严重灰霾天气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潘蔚娟 ;
黄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77-83
[6]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7]   再论都市霾与雾的区别 [J].
吴兑 .
气象, 2006, (04) :9-15
[8]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
[9]   珠江三角洲地区边界层气象特征研究 [J].
范绍佳 ;
祝薇 ;
王安宇 ;
郭璐璐 ;
董娟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99-102
[10]   华南气溶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吴兑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