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被引:169
作者
吴兑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霾; 雾; 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 [大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排除降水、吹雪、雪暴、沙尘暴、扬沙、浮尘和烟幕等视程障碍现象的情况下,通过调试相对湿度,使得雾与轻雾反映自然的年际与年代际气候波动,而霾反映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其限值大体在90%左右,初步给出了霾与雾区分的概念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2]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3]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J].
范引琪 ;
李二杰 ;
范增禄 .
大气科学, 2005, (04) :526-535
[4]   关于雨滴在云下蒸发的数值试验 [J].
吴兑 .
气象学报, 1991, (01) :116-121
[5]  
大气物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盛裴轩等编著, 2003
[6]  
Visibility trends in the UK 1950–1997[J] . Martin Doyle,Stephen Dorli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2 (19)
[7]  
Haze trends over the United States, 1980–1995[J] . Bret A Schichtel,Rudolf B Husar,Stefan R Falke,William E Wilso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