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

被引:38
作者
周皓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融合; 代际; 亲子交流; 跟踪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文章利用"人口迁移与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数据,从状态与变动两个方面,讨论了社会融合在代际间的传承问题,以及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融合在代际间具有传承性,充分的亲子交流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及其发展;控制家庭背景后,学校效应依然显著。结论认为,社会融合不仅具有代际的传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传承结果决定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起点,而亲子交流决定其方向和速度。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家庭环境建设与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1+112 +11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 [J].
辜美惜 ;
郑雪 ;
邱龙虎 .
心理科学, 2010, 33 (04) :910-912
[2]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 [J].
史晓浩 ;
王毅杰 .
南方人口, 2010, 25 (02) :32-41+31
[3]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J].
侯娟 ;
邹泓 ;
李晓巍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 (02) :78-85
[4]   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 [J].
王桂新 ;
王利民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6) :99-104
[5]   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文宏 ;
雷开春 .
社会学研究, 2008, (05) :117-141+244
[6]   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 [J].
申继亮 ;
胡心怡 ;
刘霞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13-118+160
[7]   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J].
郑晓康 ;
李新宇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5) :499-502
[8]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 [J].
钱文荣 ;
张忠明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4) :115-121
[9]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 申继亮,王兴华.教育探究. 2006(02)
[10]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 申继亮,王兴华.教育探究.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