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9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军 [1 ]
覃志豪 [1 ,2 ]
李文娟 [2 ]
尤飞 [2 ]
张文博 [2 ]
张伟 [2 ]
程敏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空间分布; GIS; 空间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了揭示194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特点和和总体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1949—2009年),中国粮食总产、单产以及人均产量循着"增长—波动—增长"的轨迹向前发展,而粮食播种面积却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就生产比重而言,稻谷是波动中下降的,但它在粮食作物中的比例仍然是最高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比重是波动上升的;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偏移了148km;各年代粮食产量不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且相近省域的空间集聚程度增加,集聚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未来粮食区域发展格局将有较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 [J].
李子良 ;
王树涛 ;
张利 ;
门明新 ;
许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323-331
[2]   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差异变化研究 [J].
王千 ;
金晓斌 ;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
周寅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9) :1525-1535
[3]   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 [J].
程叶青 ;
邓吉祥 ;
房艳刚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727-736
[4]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J].
陆文聪 ;
梅燕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40-152
[5]   空间分析方法在房地产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J].
孟斌 ;
张景秋 ;
王劲峰 ;
张文忠 ;
郝卫秋 .
地理研究, 2005, (06) :956-964+1004
[6]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J].
程叶青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5, (05) :3-10
[7]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孟斌 ;
王劲峰 ;
张文忠 ;
刘旭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18
[8]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J].
马晓冬 ;
马荣华 ;
徐建刚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48-1057
[9]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J].
徐建华 ;
岳文泽 .
地理科学, 2001, (05) :385-389
[10]   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J].
张落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0, (02) :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