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经验分析

被引:21
作者
卞志村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部时滞;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4.03.007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进行了具体经验分析。根据 1995年 1月至2 0 0 3年 3月的月度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是 ,狭义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利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时滞分别为 7个月、 4个月和 8个月 ,对物价水平CPI的作用时滞分别为 3个月、 5个月和 6个月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M].伍海华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  
中国货币政策趋势.[M].王煜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  
时间序列分析.[M].(美)詹姆斯D.汉密尔顿(JamesD.Hamilton)著;刘明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试论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J].
白钦先 ;
李安勇 .
国际金融研究, 2003, (06) :4-8
[5]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述评 [J].
夏德仁 ;
张洪武 ;
程智军 .
金融研究, 2003, (05) :36-42
[6]   建立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思考 [J].
王珏 ;
王稳 .
国际金融研究, 2003, (05) :10-16
[7]   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周英章 ;
蒋振声 .
金融研究, 2002, (09) :34-43
[8]   对货币时滞的测算与分析 [J].
王大树 .
经济研究, 1995, (03) :48-52
[9]   测度货币政策效应:方法论假说及其应用 [J].
郑超愚 .
经济研究, 1994, (06) :11-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