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度货币政策效应:方法论假说及其应用

被引:3
作者
郑超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所博士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供给函数; 金融政策; 国民收入水平; 货币供应量; 名义; 时间序列数据; 趋势值; 经济波动; 政策效应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 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正> 0.调节货币供给与信贷资金总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运作形式,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世界性趋势相一致,名义货币供应量事实上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本文在根据总供给函数构建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理论框架的支持下,通过考察我国1979—1990年间名义货币供应量及其与同期以国民收入为代表的实际变量间的互动关系,来事后(exante)测度该时期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管理对经济稳定政策目标的实际作用。 由于可利用的统计资料在因果关系检验方面的局限,这里设立的测度货币政策效应的方法论假说也许较所给出的结论更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61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