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发展目标及协同效益研究综述

被引:21
作者
周丽 [1 ]
夏玉辉 [2 ]
陈文颖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2]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协同效益; 减排目标; 政策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选择。更为严格的低碳发展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会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影响,但低排放路径所能带来的协同效益可以抵消部分损失,加速或者以更小的成本实现中国的低碳发展目标。本文梳理了我国在总体CO2排放、能源结构、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领域提出的2020年具体发展目标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对近年来我国低碳发展的协同效益研究领域进行了回顾,主要针对协同减排污染物、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类文献梳理分析。研究发现:①学者普遍认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不仅能实现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和减少水耗等环境效益,同时可以带来可观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②现有协同效益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未来仍需要加强区域或城市级别研究、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系统研究和协同效益多样化分析,改进健康损失价值、寿命损失价值、单位污染物减排量系数等关键参数估值方法和数值研究等。不同行业和地区低碳发展能够取得可观的协同效益依赖于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需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和实施运行机制,严格法规标准的落实执行,更加强调通过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来实现源头减排,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低碳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1]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效提升潜力和环境协同效益 [J].
任明 ;
徐向阳 .
工业技术经济, 2018, 37 (08) :20-26
[12]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更新与衔接 [J].
柴麒敏 ;
傅莎 ;
祁悦 ;
樊星 ;
温新元 .
中国发展观察, 2018, (10) :25-29
[13]   并网陆上风电协同效益分析 [J].
唐松林 ;
刘世粉 .
生态经济, 2017, 33 (07) :75-77+102
[14]   中国电力行业协同减排的效应评价与扩张机制分析 [J].
傅京燕 ;
原宗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2) :43-59
[15]   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效益研究综述 [J].
蔡佳楠 ;
高烁 ;
孙星 ;
蒋平 ;
郑佳佳 ;
张牧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2) (S2) :35-38
[16]   中国2050年低碳能源经济转型路径分析 [J].
霍健 ;
翁玉艳 ;
张希良 .
环境保护, 2016, (16) :38-42
[17]   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控制的协同效应——国内外研究综述 [J].
郑佳佳 ;
孙星 ;
张牧吟 ;
蒋平 ;
朱韵 ;
高烁 .
生态经济, 2015, 31 (11) :133-137
[18]   低碳发展政策及其组合的复合效应——基于北京动态CGE模型的政策模拟和成本有效性评估 [J].
樊明太 ;
魏涛远 ;
张晓光 ;
张玉梅 .
工业经济论坛, 2015, (01) :31-47
[19]   中国钢铁行业技术减排的协同效益分析 [J].
马丁 ;
陈文颖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01) :298-303
[20]   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 [J].
杨曦 ;
滕飞 ;
王革华 .
生态经济, 2013, (08)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