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效益研究综述

被引:7
作者
蔡佳楠 [1 ,2 ]
高烁 [3 ]
孙星 [1 ,2 ]
蒋平 [1 ,2 ]
郑佳佳 [1 ,2 ]
张牧吟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复旦大学复旦丁铎尔中心
[3]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协同效益;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经济和社会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实施温室气体减排和空气污染协同控制而带来的狭义协同效益研究,国外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研究;如何从宏观角度来探究在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同时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益是学术界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广义协同效益研究领域进行了回顾,对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大类文献进行梳理。规范分析的思路是将能源、环境等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使用动态优化理论方法,推导各要素的最优增长率;实证分析则是使用国家或城市的实际发展数据,估算与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增长率的最优值,并将此最优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评价实际发展的可持续程度。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文指出广义协同效益研究已兴起但尚未形成完善体系,至今仍未出现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健康、教育等诸多因素都考虑在内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以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探讨同时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益研究目前还很缺乏。广义协同效益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考虑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能为分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三者关系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且研究结果也可对本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建议和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投入产出核算应用分析——基于中国2007绿色投入产出表 [J].
雷明 ;
赵欣娜 .
经济科学, 2011, (04) :16-27
[2]   基于CGE模型的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分析 [J].
刘小敏 ;
付加锋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34-639
[3]   环境污染、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一个简单的模型 [J].
黄菁 .
南方经济, 2009, (04) :3-11+67
[4]   资源消耗、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型 [J].
许士春 ;
何正霞 ;
魏晓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83-88
[5]  
环境污染约束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生增长模型[J]. 李仕兵,赵定涛.预测. 2008(01)
[6]   自然资源耗竭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J].
彭水军 .
管理工程学报, 2007, (04) :119-124
[7]   能源持续利用、环境治理和内生经济增长 [J].
张彬 ;
左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5) :27-32
[8]  
典型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夏菁.吉林大学. 2015
[9]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 of the promotion of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and India through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s[J] . A. Murata,J. Liang,R. Eto,K. Tokimatsu,K. Okajima,Y. Uchiyama.Renewable Energy . 2016
[10]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ith a co-benefits approach: a study of industrial sector in Baoshan District in Shanghai[J] . Ping Jiang,Bin Xu,Yong Geng,Wenbo Dong,Yihui Chen,Bing Xu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