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

被引:69
作者
张倩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脆弱性; 风险; 移动; 草场划分到户; 干旱区;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D422.7 [农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302 ;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干旱区本身易变的气候条件呈现暖干趋势和更高的不可预测性。面对变化的自然条件,牧民适应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否有利于牧民采取有效的应对和适应策略。本文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基于近40年的气象数据以及两次田野调查数据,从社会脆弱性的两个过程——风险暴露和应对能力——出发,分析案例地牧民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脆弱性。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案例地近40年有暖干趋势,协同灾害增多;而草场划分到户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增加了牧民的风险暴露程度,而且使牧民原有低成本的灾害应对策略失效,牧民不得不依赖高成本的贮备和移动策略。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一系列草场保护项目又给牧民的灾害应对施加了诸多限制,由此导致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弱,脆弱性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95+245 +245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J].
韩芳 ;
牛建明 ;
刘朋涛 ;
那日苏 ;
张艳楠 ;
王海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5) :57-65
[2]   近40年内蒙古候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J].
裴浩 ;
Alex Cannon ;
Paul Whitfield ;
郝璐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4) :443-450
[3]   近47年(1961—2007年)内蒙古地区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高涛 ;
肖苏君 ;
乌兰 .
内蒙古气象, 2009, (01) :3-7+49
[4]   干旱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综合影响评价 [J].
赵媛媛 ;
何春阳 ;
李晓兵 ;
黄庆旭 ;
杨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123-135
[5]   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沙尘暴天气气候分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廉丽萍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21) :314-315
[6]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J].
荀丽丽 ;
包智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114-128+207
[7]   阿巴嘎的牧民为何要“走场”——内蒙古边境纪事之三 [J].
李晓林 .
中国民族, 2006, (09) :21-23
[8]   “雪尘暴”灾情形成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以2001年初锡林郭勒草原牧区特大“雪尘暴”为例 [J].
李彰俊 ;
郭瑞清 ;
吴学宏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5) :35-41
[9]   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的多尺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路云阁 ;
李双成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4, (04) :432-438
[10]   游牧方式与草原生态——传统时代呼盟草原的冬营地 [J].
王建革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02) :6-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