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型与草根型框架借用比较失地农民与知识精英的集体抗争

被引:20
作者
黎相宜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框架借用; 草根型框架借用; 精英型框架借用; 失地农民; 知识精英; 置换;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9.06.007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利用"框架借用"的概念,对处于同一集体抗争"主框架"下的失地农民与知识精英两个不同性质群体的集体抗争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失地农民通过借用知识精英的话语及策略以建构自己的运动框架,形成草根型框架借用;同时,知识精英也利用失地农民叙事框架的"弱势"特征,形成精英型框架借用,而二者之间的非对称性,很可能导致精英将草根的利益诉求进行"失真处理",使草根的部分利益诉求被"置换"。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6+225 +22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可行能力短缺与失地农民的困境 [J].
徐琴 .
江苏社会科学, 2006, (04) :140-144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J].
沈关宝 ;
王慧博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8-62
[3]   失地农民工法律权利的弱势性及化解之道 [J].
赵蓉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3) :41-45
[4]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5]   农村城市化与利益机制研究 [J].
丁恒龙 .
理论学刊, 2005, (10) :94-96
[6]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 [J].
赵鼎新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68-209+248
[7]  
弱者的武器[M]. - 译林出版社 , (美) 斯科特 (Scott, 2007
[8]  
斗争的动力[M]. - 译林出版社 , (美) 麦克亚当 (Macadam, 2006
[9]  
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艾尔东·莫里斯(AldonD.Morris), 2002
[10]  
立法者与阐释者[M]. - 上海人民出版社[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