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短缺与失地农民的困境

被引:24
作者
徐琴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可行能力; 失地农民; 利益表达能力; 经济参与能力; 社会机会;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6.04.031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运用可行能力理论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失地农民的真实困境是“可行能力”短缺,其中利益表达能力短缺、经济参与能力短缺与社会机会不足最为突出,此三项能力的短缺使失地农民成为潜在的贫困社群。因此,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失地农民的可行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研究.[D].陈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 05
[2]   论社会排斥 [J].
阿马蒂亚·森 ;
王燕燕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1-7
[3]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 [J].
杨翠迎 ;
黄祖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6) :11-16+79
[4]   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 [J].
陈映芳 .
战略与管理, 2003, (06) :87-92
[5]   农村的人文贫困与农村的制度“贫困” [J].
张德元 .
人文杂志, 2002, (01) :150-155
[6]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孙立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