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

被引:221
作者
周飞舟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行动伦理; 差序格局; 社会学中国化;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8.01.003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梳理和考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将其分为"接轨"与"自觉"两个阶段,并指出"自觉"阶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来自于现实经验研究的要求。在寻求对经验现象和社会行动的深层的、"精神"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概念应该努力与中国漫长深厚的学术研究传统对接,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学中国化。本文就对接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关系社会",可以尝试从行动伦理层面切入。当代中国人的社会行动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伦理因素,是构成"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正是这些行动伦理将当前的经验现象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社会学研究的层面上连接起来,为拓宽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提供了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2+243 +24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中国人的心理.[M].杨国枢;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2]  
论社会学中国化.[M].吴文藻; 著.商务印书馆.2011,
[13]  
中国的公与私 ; 公私.[M].(日) 沟口雄三;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4]  
儒家的社会思想.[M].潘光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  
王阳明全集.[M].(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8]   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 [J].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05) :1-7
[19]   “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J].
应星 .
开放时代, 2007, (06) :106-120
[20]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J].
陆学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