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被引:184
作者
应星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农民; 打压; 劳动者; 乡村集体; 集体上访; 集体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乡村集体行动再生产的基础并非利益或理性,而是伦理。这种伦理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概念:"气"。本文着重从农民与基层政府的互动角度分析了"气"在乡村集体行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基层政府对行动精英惯有的强力打压引发了反弹,使农民的抗争变成了为获得人格尊严和底线承认的殊死斗争。本文认为应该把"承认的政治学"提高到与"团结的政治学"并重的高度,并对如何纾解集体行动中的"气"、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张修成.中共中央党校.2007, 03
[2]  
对560名进京上访者的调查.[J].于建嵘;.法律与生活.2007, 10
[3]   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 [J].
应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1-23+243
[4]   我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J].
章武生 ;
杨严炎 .
法学研究, 2007, (02) :112-120
[5]  
Peasant Revolts from Pre-1949 Days to the Present.[J].Lucien Bianco;Jonathan Hall.China Perspectives.1999, 24
[6]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7]  
为承认而斗争.[M].(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集团诉讼问题研究.[M].范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M].白凯著;林枫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0]  
为权利而斗争.[M].(德)鲁道夫·冯·耶林著;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