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被引:44
作者
章武生
杨严炎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群体纠纷; 群体诉讼; 代表人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大多数群体纠纷被法院分案受理,既有制度本身的问题,又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影响法院积极适用代表人诉讼的诸多因素和司法政策有关。由于群体纠纷本身就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处理,所以,法院通过其他一些诉讼形式解决群体纠纷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多元化群体纠纷解决机制中,代表人诉讼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是不可能被现在各地法院所尝试的其他替代性诉讼方式所完全取代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 [J].
杨严炎 .
现代法学, 2007, (02) :99-104
[2]   改革民事共同诉讼案件受理方式 发挥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保障作用 [J].
纪敏 .
人民司法, 2006, (03) :13-15
[3]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 [J].
庄淑珍,董天夫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2) :77-82
[4]   关于代表人诉讼的几个问题 [J].
江伟 ;
肖建国 .
法学家, 1994, (03) :3-8
[5]  
民事诉讼法.[M].杰克·H.弗兰德泰尔(JackH.Friedenthal);玛丽·凯·凯恩(MaryKayKane);阿瑟·R.米勒(ArthurR.Miller)著;夏登峻[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  
集团诉讼问题研究.[M].范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改革.[M].曹建明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