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乡村共同体: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

被引:27
作者
谢安民
薛晓婧
余恺齐
高雯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共同体; 村民自治; 社区自治; 农民参与; 农民分化;
D O I
10.14167/j.zjss.2017.09.013
中图分类号
D638 [群众自治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自人民公社解体后,广大乡村开始向村民自治转型。但数十年来,村民自治饱受"行政化"等诸多问题困扰,其根本原因在于共同体精神的缺失。当下的乡村社区自治,应当正视村民的主体地位,形成共同体治理和国家治理的互动局面。村民权力是社区自然形成的权威,村委会权力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融入社区权威的程度。村民参与是社区权力的共有共享,独立自主的投票参与固然需要,但是无法代替村庄事务决策的共同参与和协商。村民整合以社区默契为基础,体制内外精英与普通村民应当通过社区认同有机整合到社区权威中。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159 +1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41]   宗族与农民的政治参与——对浙中祝村的经验研究 [J].
冯婷 .
浙江学刊, 2010, (06) :209-215
[42]   村民自治:价值和困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 [J].
于建嵘 .
学习与探索, 2010, (04) :73-76
[43]   近代早期法国的乡村共同体与村民自治 [J].
熊芳芳 .
世界历史, 2010, (01) :8-19+156
[44]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3+243
[45]   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资源何以可能?——浙东“刘老会”个案的政治人类学研究 [J].
阮云星 ;
张婧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112-138+244
[46]   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J].
陈剩勇 .
学术界, 2009, (01)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