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资源何以可能?——浙东“刘老会”个案的政治人类学研究

被引:30
作者
阮云星
张婧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庄次级自治组织; “刘老会”; 政治人类学; 年龄分群;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3.00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文依据当代民间文书资料和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复原了一个村庄老人会10多年自治成长的过程,分析了这个内源性自治组织成长的内外契机和实践的学理意义。本文提示,村庄次级自治组织的培育是村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生长点;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分群理论等新视角有助于老人会等乡村自治组织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在场有助于村民等自治实践主体培育乡村自治组织的自觉和学科知识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38+244 +244-245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政治人类学今昔 [J].
范可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56-65
[3]   老人会的故事 [J].
卢晖临 .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4, (04) :23-24
[4]   公民自治:一个百年未尽的话题——读康有为《公民自治篇》(1902年) [J].
马小泉 .
学术研究, 2003, (10) :99-103
[5]  
徽州民间组织的建构与乡村治理.[D].杨汇泉.安徽大学.2007, 02
[6]  
公共社会学.[M].(美) 布洛维;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张静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8]  
文化人类学.[M].(美)威廉·A.哈维兰(WilliamA.Haviland)著;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9]  
时空穿行.[M].庄孔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新乡土中国.[M].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