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耦合机理及时空分异
被引:24
作者:
邱志萍
[1
]
廖秋敏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2]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国际贸易;
耦合机理;
耦合协调度;
时空分异;
D O 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9.04.017
中图分类号:
F724 [商品流通];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6 ;
摘要:
在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耦合机理的支持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核密度估计图、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研究2004-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度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向西层级递减的特点,在两系统的相对发展程度中东部以协同发展为主,而中西部则是国际贸易制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整体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之间,其核密度分布图逐渐向近似正态分布特征转变;整体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正由"大差距严重失调"向"小差距濒临失调"转变,其中东部显著缩小,中部微扩,而西部正不断拉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中存在显著的同类集聚特点,最终形成了以苏沪为核心的高-高集聚区和藏甘青新连片区的低-低集聚区。应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国内外商贸资源,消除协调发展的体制壁垒和优化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