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如何承接制造业出口调整——产需匹配及国内贸易的意义

被引:35
作者
张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出口倾向; 产需匹配; 市场分割; 批发与零售业; 动态面板数据;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08.006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摘要
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重心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需求在支撑产业长期发展中的作用应得到增强。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结构使得内贸与外贸的主要承担者存在"错位",出口调整更多地体现在制造业上。制造企业因外需萎缩而转向"内销"时,当地市场上的产需匹配度及消费饱和度会直接影响这一过程;进一步地,商品在销往国内的外地市场时,市场分割会阻碍跨地区流转,而批发环节的组织化经营网络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并降低进入外地市场的成本。本文对2005—2011年多类商品构成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验证了市场分割与批发贸易的影响作用;同时,基于省域范围计算的产需匹配及消费饱和程度指标在回归结果中显著,表明出口调整更多地局限于当地市场。由此,未来应当把调整制造业结构与引导商贸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全国大市场的产需匹配作用;同时,要以市场手段引导存量盘活,使企业经济行为的驱动力更多地由政策激励转变为消费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多维距离下中国省际贸易空间面板互动模型分析 [J].
王庆喜 ;
徐维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31-43
[2]   流通商主导供应链模式及其实现——相似流通渠道比较转化视角 [J].
谢莉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7) :103-112
[3]   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非政府因素探析——流通的渠道、组织与统一市场构建 [J].
王晓东 ;
张昊 .
财贸经济, 2012, (11) :85-92
[4]   异质性、沉没成本与中国企业出口决定: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J].
赵伟 ;
赵金亮 ;
韩媛媛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62-79
[5]   引力模型、边界效应与中国区域间贸易: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行伟波 ;
李善同 .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10) :32-41
[8]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2-52
[9]   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研究 [J].
杨忠 ;
张骁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32-42+67
[10]   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回顾 [J].
裴长洪 ;
彭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86-9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