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度评价

被引:216
作者
孙阳 [1 ,2 ]
张落成 [1 ]
姚士谋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韧性; 抗打击能力; 适应风险; 长三角; 社会生态;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9 [应用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摘要
为提升城市应对重大冲击和慢性压力的能力,提高城市的抗打击能力与恢复能力,以及城市对抗不确定风险的韧性程度,本文结合现实背景,以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对2014年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城市韧性进行实证分析。采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方法,从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经济和社会发展4个方面选取24个具体指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城市韧性程度及其空间状态做出评价,并确定测度标准值。首先对构成城市韧性的4个因子:生态、市政设施工程、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数字化,得出各因子对城市韧性影响程度的栅格图层;其次对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再得到长三角地区地级城市韧性度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呈现"级差化"分布状态,总体呈现出中等韧性状态;(2)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其北翼城市比南翼城市韧性程度较高;(3)长三角地级城市经济、生态韧性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趋向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城市韧性度分析,认为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城市韧性发展的整体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对外界风险的适应能力,并在今后的城市发展调适过程中更具韧性,从而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城市韧性状态评价提供一种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风险社会与弹性城市 [J].
翟国方 ;
崔功豪 ;
谢映霞 ;
黄富民 ;
沈迟 ;
汤放华 ;
王培茗 ;
王德 ;
赵志庆 ;
易晓峰 .
城市规划, 2015, 39 (12) :107-112
[2]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J].
邵亦文 ;
徐江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2) :48-54
[3]   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报告 [J].
吴红星 .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 (02) :30-31+43
[4]   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 [J].
俞孔坚 ;
许涛 ;
李迪华 ;
王春连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1) :75-83
[5]   弹性城市研究框架综述 [J].
李彤玥 ;
牛品一 ;
顾朝林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5) :23-31
[6]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J].
刘家福 ;
张柏 .
地理科学, 2015, 35 (03) :346-351
[7]   我国推进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J].
徐振强 ;
王亚男 ;
郭佳星 ;
潘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5) :79-84
[8]   弹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J].
刘江艳 ;
曾忠平 .
电子政务, 2014, (03) :82-88
[9]   社会生态系统及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 [J].
余中元 ;
李波 ;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2014, 34 (07) :1870-1879
[10]   重庆市涪陵区G319公路洪灾风险评估研究 [J].
林孝松 ;
陈洪凯 ;
王先进 ;
唐红梅 ;
褚春超 ;
覃庆梅 ;
梁学战 ;
陈远川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2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