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进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51
作者
徐振强
王亚男
郭佳星
潘琳
机构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关键词
灾害; 弹性城市; 评价; 能力建设; 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城市巨系统的发展,在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城市外部性影响逐渐深化对城市肌体影响的背景下,城市灾害对城市的韧性构成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外部冲击或挑战,国际范围内正在讨论弹性城市理论方法体系对于提升城市弹性能力的作用。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并且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弹性城市的研究包括理论方法学探讨与规划管理实务两方面。在深刻揭示国际城市间不同冲击下城市弹性差异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弹性城市的理论缘起和国外实践,从标准体系视角调研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城市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与实践评测进展,研究了我国目前对弹性城市理念的理解与应用进展,并剖析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以城市弹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来推进我国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通过弹性城市的建设为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可持续的城市载体平台,抵御气候变化对城市脆弱性的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的战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吴向阳 .
中国市场, 2013, (27) :70-74
[2]   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 [J].
郑艳 ;
王文军 ;
潘家华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3) :10-14
[3]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J].
王中会 ;
蔺秀云 .
中国特殊教育, 2012, (12) :12-18
[4]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J].
蔡建明 ;
郭华 ;
汪德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0) :1245-1255
[5]   弹性城市目标下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研究 [J].
郭华 ;
任国柱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2, 4 (01) :49-56
[6]  
成都:“韧性城市”标杆、全球防灾减灾样本[J]. 领导决策信息. 2011(33)
[7]   城市规划的弹性工作方法研究 [J].
盛科荣 ;
王海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01) :4-7
[8]   香港特区的混合用途与法定规划 [J].
黄鹭新 .
国外城市规划, 2002, (06) :49-52
[10]  
基于约束性模糊元胞自动机的城镇用地扩展模拟研究[D]. 舒帮荣.南京农业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