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抵抗:雇主与家政工在家务劳动过程中的博弈

被引:71
作者
苏熠慧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劳动过程; 控制; 抵抗;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本文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基础,在借用布雷弗曼的视角——"概念"与"执行"的同时,结合M.福柯、戈夫曼和霍奇斯柴德的理论,讨论家政工与雇主在家务劳动方面的博弈过程以及双方为争夺劳动过程控制权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同时讨论意识形态在此博弈中发挥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家务劳动过程中,雇主的身心是分离的。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通过各种策略控制劳动过程,将家政工的身心进行分割。这些策略包括时间规训、全景监视和情感管理。而家政工为了避免身心被分割,也采取"跳槽"、讨价还价、搭建"前后台"等方式来夺回对劳动过程控制权。此外,家政工也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主动放弃控制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205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成都市家庭保姆情况调查报告 [J].
赵园媛 .
人口与发展, 2009, 15 (04) :76-81
[2]   北京市“保姆荒”现状调研 [J].
杨乐 .
消费导刊, 2009, (12) :11-12
[3]   从法律角度看汉代奴婢的社会地位 [J].
翟麦玲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8-60+64
[6]   “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 [J].
高小贤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153-171+245
[7]   “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唐宋变革时期阶级结构研究之一 [J].
戴建国 .
历史研究, 2004, (04) :55-73+190
[8]   “素质”,“自我发展”和阶级的幽灵 [J].
严海蓉 .
读书, 2001, (03) :18-26
[9]   保姆的社会作用——对上海部分中、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调查 [J].
陈宝明 ;
孙自俊 .
社会, 1983, (05) :36-39
[10]  
透视家政工[M].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