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被引:56
作者
谢富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学者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处于福特主义阶段。以流水线作业、劳资集体谈判为特征的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存在着内在缺陷,这种内在缺陷导致的福特主义危机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后福特主义劳动过程使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之间、资本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企业网络:激进学者的分析范式 [J].
谢富胜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7) :25-30
[2]   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兼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的演变 [J].
谢富胜 ;
黄蕾 .
教学与研究, 2005, (08) :36-42
[3]  
繁荣与泡沫[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著, 2003
[4]  
劳动与垄断资本[M]. 商务印书馆[美]布雷弗曼(H·Braverman) 著, 1979
[5]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著,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