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与“公共性”的构成——“夏俊峰案”再反思
被引:35
作者:
袁光锋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公共舆论;
同情;
公共性;
公众;
多元公众模式;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5.11.00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研究遵循"多元公众模式"的路径,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性是如何构成的"这一议题。文章以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为切入点,分析了"同情"是如何嵌入到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中的。研究认为,"同情"是媒体和公众进行公共实践的方式,塑造了公众的自我认同。媒体对"情感"投入过多的关注有可能模糊抗争者的诉求,并导致"同情疲劳",促使弱势群体采取更激烈的"情感"策略获得媒体的近用权,固化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情感"有助于将原子化的公众链接成公共社群,但它的批判性是不稳定的,内部是容易分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