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制度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封进
韩旭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家庭照料; 劳动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性在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增加13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降低47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将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和60岁,则51-60岁女性提供家庭照料的概率将分别下降12和29个百分点。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需要权衡劳动供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6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 [J].
陈璐 ;
范红丽 ;
赵娜 ;
褚兰兰 .
经济研究, 2016, 51 (03) :176-189
[2]   中国城镇中年男性和女性的家庭照料提供与劳动供给 [J].
刘岚 ;
齐良书 ;
董晓媛 .
世界经济文汇, 2016, (01) :21-35
[3]   家庭收入变化、夫妻间时间利用与性别平等 [J].
刘娜 ;
Anne de Bruin .
世界经济, 2015, 38 (11) :117-143
[4]   城镇职工退休后就业行为:基本事实和影响因素 [J].
张川川 .
劳动经济研究, 2015, 3 (03) :106-127
[5]   退休与城镇家庭消费: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经验证据 [J].
邹红 ;
喻开志 .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124-139
[6]   中国居民退休前后的消费行为研究 [J].
李宏彬 ;
施新政 ;
吴斌珍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1) :117-134
[7]   老年照料的相对报酬:对“护工荒”的一个解释 [J].
余央央 ;
封进 .
财经研究, 2014, 40 (08) :119-129
[8]   她们缘何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 [J].
谭琳 ;
杨慧 .
妇女研究论丛, 2013, (02) :12-18
[9]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新解释:家庭结构变迁的视角 [J].
沈可 ;
章元 ;
鄢萍 .
人口研究, 2012, 36 (05) :15-27
[10]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的激励程度研究 [J].
彭浩然 .
统计研究, 2012, 29 (09)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