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关系网络中的农村低保

被引:41
作者
魏程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低保; 权力与关系网络; 关系保; 维稳保; 低保制度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低保作为一项具有伦理属性的政治制度发挥着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在实践中,低保制度在地方社会的权力与关系网络中运作并产生了"关系保"、"维稳保"等违规低保形态,权力性关系和维稳体制导致低保制度发生体制性异化:低保分配公平性较差、低保分配私人化、低保成为地方干部的工作手段和治理资源以及低保的伦理属性被剔除。在官员、村民、低保户等主体参与低保分配的互动中,村落社会形成新的低保观念并积聚着异化低保制度的民间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95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抗争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美) 塔罗 (Tarrow;S.) ; 著.译林出版社.2010,
[2]  
新乡土中国.[M].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短缺经济学.[M].[匈]科尔纳(Kornal;J·) 著;张晓光等 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5]   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J].
马静 .
学术月刊, 2013, 45 (04) :30-37
[7]   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 宜黄事件再分析 [J].
吕德文 .
社会, 2012, 32 (03) :129-170
[8]   低保户为何变成了低保人 [J].
贺雪峰 .
决策, 2012, (Z1) :43-45
[9]   错位分配:当前农村低保的实践状况 [J].
耿羽 .
人口与发展, 2012, 18 (01) :68-73
[10]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J].
陈柏峰 .
社会, 2011, 31 (01) :22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