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被引:231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熟人社会; 人情; 亲密社群; 乡土逻辑;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1.00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体现为感情、关系、规范和机制等层面。在人情的作用下,熟人社会成了一张微观权力关系网,因此也被整合为对内纷争较少、对外团结一致的亲密社群。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行为准则是人情规范,这种人情取向的行动规律就是"乡土逻辑"。因此,"乡土逻辑"可以用来分析当前村庄秩序的变迁。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4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三层结构——赣南版石镇调查 [J].
陈柏峰 .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01) :168-173
[2]   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 [J].
董磊明 ;
陈柏峰 ;
聂良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5) :87-100+206
[3]   费孝通、儒家文化和文化自觉 [J].
苏力 .
开放时代, 2007, (04) :32-48
[4]   村落纠纷中的“外人” [J].
陈柏峰 .
社会, 2006, (04) :108-127+208
[5]   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01) :44-50
[6]   乡土儒学资源的再生 [J].
吴重庆 .
天涯, 2005, (04) :20-27
[7]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7
[8]   第三种力量 [J].
罗兴佐 .
浙江学刊, 2002, (01) :24-25
[9]  
村治的逻辑[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贺雪峰, 2009
[10]  
回应革命与改革[M].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韩敏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