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纠纷中的“外人”

被引:19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助教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村落; 外人; 符号; 村落文化;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6.04.007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落中关于“外人”的纠纷的全面考察,发现村落社区中存在着事实上的“外人”,他们受到了村落共同体特定的歧视性待遇,而村民对此习以为常,并认为这样是合理的。基于这种生活逻辑,在纠纷中,“外人”常常作为一个符号被人为地建构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村落文化中,符号是同力量和可利用的资源相联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7+208 +20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 [J].
李国庆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94-213+245-246
[2]   罪与孽:中国的“法治”与“德治”概说 [J].
马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2) :29-36+157
[3]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 商务印书馆 , 梁漱溟著, 1999
[4]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施坚雅著, 1998
[5]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1997
[6]  
中国文化要义[M]. - 学林出版社 , 梁漱溟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