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背景下贫困主体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31
作者
王昕天 [1 ]
康春鹏 [2 ]
汪向东 [3 ]
机构
[1] 宁波大学商学院
[2]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电商扶贫; 获得感; 电子商务;
D O I
10.13246/j.cnki.iae.2020.03.013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电商扶贫案例,通过数理模型阐述影响贫困主体获得感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认为,电商扶贫不仅要对接或搭建电商平台,还需要重视产品、政策和服务的共同作用。电子商务为贫困地区打开了通向外部市场的信息渠道,贫困地区在外部需求的促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技术、商业模式和政策交替升级的结果。因此,电商扶贫政策要基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应重视服务型产品的引入,电商平台需符合本地农业产业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林广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12
[2]  
技术创新学.[M].傅家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演化视角下农村电商“上下并行”的逻辑与趋势 [J].
崔凯 ;
冯献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3) :29-44
[4]   电子商务有益于农民增收吗?——来自江苏沭阳的证据 [J].
曾亿武 ;
郭红东 ;
金松青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2) :49-64
[5]   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的路径与对策——以贵州贫困农村为例 [J].
颜强 ;
王国丽 ;
陈加友 .
农村经济, 2018, (02) :45-51
[6]   农户禀赋、区域环境与电商扶贫参与意愿——基于边疆民族地区630个农民的问卷调查 [J].
马泽波 .
中国流通经济, 2017, 31 (05) :47-54
[7]   中国“淘宝村”的产业演化研究 [J].
刘亚军 ;
储新民 .
中国软科学, 2017, (02) :29-36
[8]   专业村电商化转型的增收效应 [J].
曾亿武 ;
郭红东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6) :104-113
[9]   创新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研究——基于遂昌模式和沙集模式的分析 [J].
董坤祥 ;
侯文华 ;
丁慧平 ;
王萍萍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10) :60-69+111
[10]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J].
邱泽奇 ;
张樹沁 ;
刘世定 ;
许英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93-1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