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村电商化转型的增收效应

被引:32
作者
曾亿武
郭红东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专业村; “淘宝村”; 电商化; 增收效应; 电商平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淘宝村"兴起的现实背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专业村电商化转型的增收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电子商务以一种外生技术进步的角色对专业村行业市场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产生影响。在"准完全竞争市场"等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分析得出,电子商务的引进使专业村的整体收入水平得到提升,但其提升幅度受到电子商务技术进步率、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三方面有关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互联网普及程度、电商平台建设力度、物流产业发展状况、消费者网购偏好、产品类型、产品特色程度、品牌信用度、替代品行业的电商化程度、追加要素的成本等。如果进一步放宽假设条件,则专业村电商化转型的增收效应还会受到线上销售比重、线下生产效率、产业集群环境等更多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产品淘宝村形成机理:一个多案例研究 [J].
曾亿武 ;
郭红东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4) :39-48+111
[2]   淘宝村形成过程研究:以东风村和军埔村为例 [J].
曾亿武 ;
邱东茂 ;
沈逸婷 ;
郭红东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90-97
[3]   我国“农民网商”的微观特征及问题分析——基于对福建省某“淘宝镇”的调查 [J].
路征 ;
张益辉 ;
王珅 ;
董冠琦 .
情报杂志, 2015, 34 (12) :139-145+132
[4]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J].
李扬 ;
张晓晶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4-19
[5]   全球信息网络与乡村性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广州里仁洞“淘宝村”为例 [J].
吴昕晖 ;
袁振杰 ;
朱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7 (02) :115-123
[6]   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为例 [J].
崔丽丽 ;
王骊静 ;
王井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12) :50-60
[7]   高城镇化的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模式探究——以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地区为例 [J].
王红燕 ;
项莹 .
中国农业信息, 2014, (19) :156-157
[8]   网络关系强度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闫莹 ;
陈建富 .
软科学, 2010, 24 (12) :43-47
[9]   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及其经济学分析 [J].
刘华军 .
财经研究, 2007, (01) :36-43
[10]   论电子商务的定价战略 [J].
李志强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10)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