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形成过程研究:以东风村和军埔村为例

被引:144
作者
曾亿武 [1 ]
邱东茂 [1 ]
沈逸婷 [2 ]
郭红东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中心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民创业; 淘宝村; “互联网+”;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2.013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2 ;
摘要
基于东风村和军埔村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淘宝村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淘宝村的形成过程包含引进项目、初级扩散、加速扩散、抱团合作和纵向集聚五个环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依靠民间自发力量完成淘宝村的萌芽和初步发展,第二阶段是淘宝村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政府开始介入,行业协会成立,各类服务主体进驻村庄。为了促进雏形期淘宝村加快成型,政府的扶持是有必要的,重点加强科学引导和服务能力,及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了培育新的淘宝村,可以采取的孵化措施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创业的成本优势,充分挖掘当地传统产业的潜能,鼓励有意向的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返乡。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为例 [J].
崔丽丽 ;
王骊静 ;
王井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12) :50-60
[2]   农户行为与专业村形成的关系研究——以河南省柘城县史老八杨木加工专业村为例 [J].
吴娜琳 ;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科学, 2014, 34 (03) :322-331
[3]   专业村类型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小建 ;
罗庆 ;
杨慧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1-8
[4]   欠发达农区特色种植空间扩散研究——以河南省大营村为例 [J].
刘玉振 ;
周灿 ;
乔家君 .
经济地理, 2012, 32 (02) :116-120
[5]   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豫西南3个专业村为例 [J].
高更和 ;
石磊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165-1170
[6]  
中国淘宝村.[M].阿里研究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7]  
新三农与电子商务.[M].汪向东; 梁春晓; 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8]  
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M].黄汉权;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  
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D].吴娜琳.河南大学.2014, 01
[10]  
Shifting Ties: Social Networks in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Cluster of Sialkot; Pakistan.[J].KhalidNadvi.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