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新质生产力生成路径

被引:18
作者
王珏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 智能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随着人类从信息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在与人工智能形成“互嵌”。基于高深知识生产、技术元素整合以及产业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在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层面催生智能生产力,在劳动资料层面提供高效数字化的劳动工具,在劳动对象层面促发以产业生态化为特征的新型生产体系。以人工智能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形成政产学研一体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二是建立协同开放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生态;三是培育协调互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四是构建规范高效的人工智能治理制度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2]   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J].
王珏 ;
王荣基 .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7 (01) :31-47
[13]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理论阐释和互动路径 [J].
余东华 ;
马路萌 .
天津社会科学, 2023, (06) :90-102
[15]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J].
蒲清平 ;
向往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 (01) :77-85
[16]   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J].
周绍东 ;
胡华杰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 (05) :26-35
[17]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影响及其应对 [J].
冯涛 ;
董嘉昌 ;
李佳霖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2 (04) :44-54
[18]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 [J].
何哲 ;
曾润喜 ;
秦维 ;
郑磊 ;
张宏 ;
张效羽 ;
马亮 ;
翟云 ;
潘云龙 ;
李晓方 ;
彭云 ;
张楠 .
电子政务, 2023, (04) :2-24
[19]   论当代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 [J].
沈文玮 .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04) :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