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被引:665
作者
王珏
王荣基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熵值法;
D O I
10.19331/j.cnki.jxufe.20231124.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从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在南北、四大区域和五大经济带存在显著时空差异;(2)新质生产力在省域之间呈现梯度提升和发展不均衡特点;(3)分维度发现,生产资料对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度最高,劳动者维度的贡献最低且存在空间极化现象;(4)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并具有时空收敛性特征。进而提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发挥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政策建议。本文或可加深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发展格局的认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机制与证据 [J].
李三希 ;
黄卓 .
经济学(季刊), 2022, 22 (05) :1699-1716
[2]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J].
吴非 ;
胡慧芷 ;
林慧妍 ;
任晓怡 .
管理世界, 2021, 37 (07) :130-144+10
[3]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演变测度 [J].
王军 ;
朱杰 ;
罗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8 (07) :26-42
[4]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 [J].
杨耀武 ;
张平 .
经济研究, 2021, 56 (01) :26-42
[5]   数字经济、空间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 [J].
杨慧梅 ;
江璐 .
统计研究, 2021, 38 (04) :3-15
[6]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J].
陈景华 ;
陈姚 ;
陈敏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12) :108-126
[7]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J].
赵涛 ;
张智 ;
梁上坤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65-76
[8]   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J].
郭芸 ;
范柏乃 ;
龙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10) :118-132
[9]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研究 [J].
余泳泽 ;
杨晓章 ;
张少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6) :3-21
[10]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J].
魏敏 ;
李书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11)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