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93
作者
张志鑫 [1 ]
郑晓明 [2 ]
钱晨 [2 ]
机构
[1]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人才引领驱动; 教育优先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对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括新素质劳动者、富含数字智能特征的劳动资料以及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等“三新”要素,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先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密切关联,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为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南:产业链方面要加强新兴产业建设,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链方面要实现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链方面要造就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教育链方面要构建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产教供需双向联通,提升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习近平;.人民日报.2022,
[2]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 [J].
张文武 ;
张为付 .
南京社会科学, 2024, (01) :56-64
[3]   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 [J].
蒋永穆 ;
乔张媛 .
社会科学研究, 2024, (01) :10-18
[4]   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J].
刘洋 .
红旗文稿, 2023, (24) :20-22
[5]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 [J].
石建勋 ;
徐玲 .
财经问题研究, 2024, (01) :3-12
[7]   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 [J].
令小雄 ;
谢何源 ;
妥亮 ;
金喆威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 (01) :67-76
[8]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
周文 ;
许凌云 .
改革, 2023, (10) :1-13
[9]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J].
郭海 .
红旗文稿, 2023, (20) :22-25
[10]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J].
蒲清平 ;
向往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 (01) :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