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

被引:121
作者
张文武 [1 ,2 ]
张为付 [3 ,4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
[3]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4]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主体架构; 二向三元四维;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4.01.007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发展动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提出的最新指示,对经济理论和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本文扩展延伸了经典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对新质生产力的解释框架进行重构,建立了“二向三元四维”的解释框架,以此厘清逻辑维度、剖析主体构成、明确内涵外延。同时,在此基础上,从生产目标、生产主体、生产客体、生产环境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架构进行了阐释,廓清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方向,进而从完善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体系,鼓励支持市场主体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动能,提升新质生产力与经典生产力的共同融合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当前和未来阶段的现实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
周文 ;
许凌云 .
改革, 2023, (10) :1-13
[2]   数字生产力的内涵、价值与挑战 [J].
谢中起 ;
索建华 ;
张莹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3, (06) :93-99
[4]   生产力三层面“聚分离合”视角下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析 [J].
蔡景庆 .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06) :36-49
[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唯物史观论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视角 [J].
易美宇 ;
鲁明川 .
浙江社会科学, 2023, (05) :4-11+156
[7]   数字媒介时代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创新认知 [J].
熊亮 .
江苏社会科学 , 2022, (04) :94-103
[8]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J].
杨春学 .
经济学动态, 2021, (09) :22-32
[9]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再思考 [J].
鲁保林 ;
梁永坚 .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07) :74-82
[10]   大数据技术体系与当代生产力革命 [J].
张建云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 (04) :58-6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