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速公路大气能见度演变特征及物理分析

被引:0
作者
张利娜 [1 ]
张朝林 [1 ]
王必正 [2 ]
曾庆存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大雾; 灰霾; 高速公路; 道路气象;
会议名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
会议时间
1600-01-01
会议地点
中国河南郑州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070601
类型
摘要
根据首都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专业气象自动监测站网所提供的高时间分辨率资料,对大气能见度演变特征以及相应的物理因子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大气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逐月变化特征。就日变化而言,能见度以14时最大,但最低值出现时段却不一定。对于季节变化,全年以夏季大气能见度状况最好。(2)高速公路上的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都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过对21个月中能见度最低月资料的分析表明,大气能见度与湿度间呈明显的乘幂分布关系,其与气温呈U型相关。但在月平均能见度最大月,能见度则与湿度呈指数关系。(3)从物理上来看,大气能见度与湿度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水汽分子的Rayleigh散射和雾的Mie散射两个方面来表现;风速则是由于压力阻力卷起大气气溶胶来影响大气能见度的;而0℃附近温度影响大气能见度则主要是通过Bergeron三相过程。(4)200m以下的低能见度基本上是湿度在100%的情况下发生的,即都是大雾天气影响的直接结果,但对200m以上的低能见度则不同,200~1000m其间有一半是雾,而1~4km的能见度中不到三分之一是雾,主要是由灰霾、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40
页数:12
共 50 条
[1]   北京地区高速公路能见度气候特征 [C]. 
孟燕军 ;
赵习方 ;
王淑英 ;
徐晓峰 .
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
,1600
[2]   环境雾对高速公路能见度影响分析 [C]. 
陶双成 ;
汪平 ;
邓顺熙 .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
,2005
[3]   沪宁高速公路低能见度实时监测和预报 [C]. 
周曾奎 ;
冯民学 ;
袁成松 .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1600
[4]   贵州高速公路低能见度分类预报方法研究 [C]. 
唐延婧 ;
宋丹 ;
柳艳香 ;
廖波 .
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2016
[5]   广西大气能见度气候特征分析 [C]. 
曾鹏 ;
廖国莲 ;
李雄 .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3
[6]   高速公路上霾、霾雾并存、浓雾的演变及对能见度的影响 [C]. 
田小毅 ;
袁成松 .
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1600
[7]   基于散射式能见度仪的高速公路实时监控系统 [C]. 
刘俊娜 ;
唐怀瓯 ;
孔芹芹 .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1600
[8]   宁沪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临近模糊递推预报系统 [C]. 
陈宁 ;
金龙 ;
张忠义 ;
赵成志 .
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
,1600
[9]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C]. 
王淑英 ;
徐晓峰 .
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
,1600
[10]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C]. 
王珊 ;
张高健 ;
樊婷丽 ;
魏俊涛 ;
庞菲菲 .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