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低能见度浓雾特征与临近预报研究

被引:0
作者
邓长菊
丁德平
韩超
甘璐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局专业气象台
关键词
低能见度; 浓雾特征; 临近预报;
会议名称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会议时间
1600-01-01
会议地点
中国福建厦门
中图分类号
P457.7 [能见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070601
类型
摘要
本文运用2007年-2010年北京地区18个道面自动监测站所监测到的1000米以下能见度天气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0米以下低能见度浓雾天气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以及浓雾与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初步探索了浓雾生消变化和临近预报方法及指标。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北京地区能见度200米以下的浓雾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单谷"的特征,5-9时是北京浓雾的高发时段;12-18点之间是低发时段。秋冬季节是北京浓雾和强浓雾天气的高发季节,9-12月份是高发月份,1-8月浓雾天气频次明显偏少,最少的是夏季的6、7月份。在空间分布上,北京地区浓雾天气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东高西低,城区最少"的特征,80%以上的浓雾天气都发生在东南部的大兴和通州,东南六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通是受浓雾影响最大的线路。研究发现,北京地区的浓雾变化具有突发性和象鼻形先期振荡的特征。与各要素的关系为:偏南风以及偏东风最有利于浓雾生成发展,风向系统性改变的时候也是浓雾消散的时候,西北风最有利于浓雾的消散。能见度的变化与风速和气温变化基本一致,风速减小,气温下降,能见度降低,浓雾生成和发展;风速增大,气温升高,能见度上升,浓雾减弱消散,浓雾维持阶段,风速和气温变化都很小,浓雾天气里能见度最低的时段一般都是气温最低和风速最小的时段。浓雾天气能见度与湿度的关系则相反,湿度越大,能见度越小,且浓雾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湿度足够大,使空气几乎达到饱和,统计北京浓雾的平均相对湿度在98.1%。但浓雾减弱消散时,能见度的上升要比湿度减小得快。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共 50 条
[1]   北京地区能见度格点预报方法研究 [C]. 
王媛媛 ;
赵玮 ;
邢楠 .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8
[2]   北京地区高速公路能见度气候特征 [C]. 
孟燕军 ;
赵习方 ;
王淑英 ;
徐晓峰 .
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
,1600
[3]   宁沪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临近模糊递推预报系统 [C]. 
陈宁 ;
金龙 ;
张忠义 ;
赵成志 .
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
,1600
[4]   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监测预报中的几点新进展 [C]. 
田小毅 ;
袁成松 ;
吴震 .
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1600
[5]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C]. 
王淑英 ;
徐晓峰 .
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
,1600
[6]   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C]. 
冯汉中 ;
陈永义 ;
成永勤 ;
罗可生 .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
,1600
[7]   宁波栎社机场低能见度的预报 [C]. 
邱东晓 .
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1600
[8]   杭州萧山机场低能见度特征浅析 [C]. 
王强 .
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1600
[9]   天津港秋冬季低能见度释用预报研究 [C]. 
吴彬贵 ;
张建春 ;
李英华 ;
王亚男 ;
徐梅 ;
陈靖 ;
王雪莲 ;
郭晓军 ;
邱晓滨 .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5
[10]   聊城机场低能见度统计特征分析 [C]. 
史纬恒 ;
孔凡龙 ;
王磊 ;
于文杰 ;
杨振 .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