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低能见度雾霾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0
作者
付桂琴, [1 ,2 ]
赵春生 [3 ]
杨荣芳, [1 ,3 ]
李江波 [4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2]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3] 北京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4] 河北省气象台
关键词
低能见度雾霾; 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会议名称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会议时间
2013-09-13
会议地点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P426.43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070601
类型
摘要
利用1981~2010年华北平原64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低能见度、雾、霾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了解低能见度雾霾发生规律,为雾霾预报预警及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霾日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东麓地区,雾日集中出现在平原地形辐合线(京广铁路沿线)附近,呈南北带状分布,低能见度的分布覆盖了雾、霾日区域。太行山脉地形效应及其走向是影响雾霾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年际变化上,霾日数随时间呈明显增长变化趋势,线性倾向为3.7d/10a,低能见度频次随时间也呈增加趋势,但其增长趋势不如霾日明显,线性倾向为2.5d/10a,雾日数随时间呈逐年波动,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月季变化上,低能见度、雾、霾日数在冬季1、12月出现最高,5、6月出现频次最少,夏季7、8月份,受大的相对湿度增影响,低能见度、雾、霾日频次相应有一个增加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3
页数:7
共 36 条
[1]   雾霾低能见度天气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C]. 
王继志 ;
杨元琴 ;
周春红 ;
张光智 .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
,1600
[2]   新型雾霾及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研究 [C]. 
王京丽 ;
刘旭林 ;
雷鸣 ;
韦涛 ;
刘金城 ;
聂凯 ;
阮顺贤 ;
缪宇鹏 .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2014
[3]   北京城市化对雾霾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 [C]. 
李青春 ;
张小玲 ;
李林 .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3
[4]   宁波初冬低能见度统计及天气分析 [C]. 
张滨 .
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
,1600
[5]   高速公路上霾、霾雾并存、浓雾的演变及对能见度的影响 [C]. 
田小毅 ;
袁成松 .
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1600
[6]   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 [C]. 
叶香 ;
姜爱军 ;
张军 ;
李崇志 .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1600
[7]   陕西省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和突变分析 [C]. 
徐虹 ;
沈姣姣 ;
马磊 ;
杨新 .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3
[8]   南京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变化规律及拟合预测模型 [C]. 
佘星源 ;
聂颖 ;
张杰 .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8
[9]   不同监测仪器对雾霾及大气能见度的观测差异 [C]. 
王京丽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
,2017
[10]   雾过程模拟分析及能见度预报方法研究 [C]. 
庞成明 .
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