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基础、认知邻近与城市突破性创新——基于772万条发明专利的实证分析

被引:3
作者
徐洁 [1 ]
李琳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知识基础; 认知邻近; 发明专利;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24.01.014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以2000—2018年国内28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利大数据挖掘,采用每年获得引用数前2%的发明专利衡量突破性创新,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知识基础和区域合作认知邻近性对城市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相关多样性是城市突破性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突破多源于相关技术领域内部的知识溢出;(2)知识非相关多样性与城市突破性创新呈倒U形关系,且在高创新等级城市发挥重要驱动作用,并随着突破性门槛提高,非相关技术领域间知识溢出的创新效应提升;(3)合作城市认知邻近调节知识基础和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当城市知识基础非相关多样性较强时,高认知邻近性的跨区知识合作有助于技术突破,而当城市拥有相关性较强的知识基础时,构建较高认知距离的跨区知识合作关系更优。本研究结论可对提高城市突破性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115 +1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知识结构、城市异质性与创新水平提升 [J].
孙瑜康 ;
李国平 ;
席强敏 .
经济管理, 2021, 43 (05) :60-74
[2]   走出创新“舒适区”:地区技术多样化的动态性及其增长效应 [J].
郑江淮 ;
冉征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5) :19-37
[3]   新兴国家如何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基于中美V2X专利数据对比分析 [J].
蒋瑜洁 ;
郭婷 ;
王尚可 ;
安本雅典 .
科学学研究, 2021, 39 (10) :1882-1896
[4]   区域知识基础理论及其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启示 [J].
孙瑜康 ;
吕爽 ;
崔丹 .
科学学研究, 2022, 40 (02) :366-375
[5]   多样性的区域影响效应研究进展和展望 [J].
苏灿 ;
曾刚 ;
王秋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 (11) :1923-1933
[6]   颠覆式追赶窗口的识别逻辑与响应范式 [J].
梁中 ;
徐函 .
科学学研究, 2021, 39 (07) :1285-1292
[7]   集聚空间组织型式对中国地市尺度工业SO2排放的影响 [J].
胡志强 ;
苗长虹 ;
袁丰 .
地理学报, 2019, 74 (10) :2045-2061
[8]   外部需求冲击、相关多样化与出口韧性 [J].
贺灿飞 ;
陈韬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7) :61-80
[9]   知识耦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J].
于飞 ;
刘明霞 ;
王凌峰 ;
李雷 .
南开管理评论, 2019, 22 (03) :54-65+76
[10]   重点产业政策与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 [J].
张莉 ;
朱光顺 ;
李夏洋 ;
王贤彬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8) :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