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196
作者
郭晗 [1 ,2 ]
侯雪花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 智能化; 绿色化;
D O I
10.19331/j.cnki.jxufe.20240002.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面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性交汇时期,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数字智能时代关联,能够在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字实体融合化以及产业发展低碳化等方面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当前,产业体系现代化面临着产业结构“低端锁定”、生产和流通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充分不平衡以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环境约束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为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于:以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以创新配套基础设施、要素资源流动和创新营销模式推动生产流通智能化;以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和创新协同体系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化;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实体融合化;以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J].
任保平 ;
王子月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7 (06) :23-30
[2]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基础、约束条件和关键突破 [J].
夏杰长 ;
李銮淏 .
河北学刊, 2023, 43 (06) :113-122
[3]   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 [J].
令小雄 ;
谢何源 ;
妥亮 ;
金喆威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 (01) :67-76
[4]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 [J].
周文 ;
许凌云 .
改革, 2023, (10) :1-13
[5]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演进规律和构建途径 [J].
黄汉权 ;
盛朝迅 .
中国软科学, 2023, (10) :1-8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 [J].
蒲清平 ;
黄媛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9 (06) :1-11
[7]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 [J].
张林 ;
蒲清平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9 (06) :137-148
[8]   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政策概念到理论建构 [J].
李娅 ;
侯建翔 .
云南社会科学, 2023, (05) :83-90
[9]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与重点任务 [J].
许召元 ;
许振凌 ;
刘凡 ;
胡秀蓉 .
改革, 2023, (08) :1-13
[10]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J].
徐金海 ;
夏杰长 .
改革, 2023, (08)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