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促进型的数据制度

被引:49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个人信息; 著作权; 数据互联; 大规模微型权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数据融合汇聚不仅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消除人工智能偏见、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若干制度、著作权许可、企业数据围墙可能妨碍数据汇聚。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效与传统路径依赖。法律应注重从数据事前确权迈向数据事后确权,建构数据合理使用机制,重构数据的公共性。对个人信息与著作权作品,应在数据收集端适度放宽。对企业数据,应允许符合行为规范的数据爬虫,减轻某些法律责任,发挥数据爬虫的桥梁作用。同时,法律应强化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的事中事后保护责任,防止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整体数据库的剽窃性利用。数据汇聚类似水库对于水滴的汇聚,应探索符合大规模微型权益融合的数据法律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9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论数据来源者权利 [J].
丁晓东 .
比较法研究, 2023, (03) :14-25
[2]   数据确权的误区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23, 45 (02) :3-20
[3]   数据公平利用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J].
丁晓东 .
法学研究, 2023, 45 (02) :21-36
[4]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六大议题:以ChatGPT为例 [J].
於兴中 ;
郑戈 ;
丁晓东 .
中国法律评论, 2023, (02) :1-20
[5]   论数据权益:以“权利束”为视角 [J].
王利明 .
政治与法律, 2022, (07) :99-113
[6]   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J].
刘权 .
法学家, 2021, (05) :1-15+191
[7]   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著作权法之问 [J].
吴汉东 .
中外法学, 2020, 32 (03) :653-673
[8]   人工智能立法规范对象与规范策略 [J].
龙卫球 .
政法论丛, 2020, (03) :95-106
[9]   数据流通理论 数据资源权利配置的基础 [J].
高富平 .
中外法学, 2019, 31 (06) :1405-1424
[10]   个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则适用的限制 [J].
张新宝 .
比较法研究, 2019, (06)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