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走红到网红经济:生成逻辑与演变过程

被引:52
作者
杨江华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网络走红; 性质特征; 逻辑机制; 后果影响; 网红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网络走红现象作为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蓬勃发展的一道独特景观,既见证了微观个体命运的戏剧性变化,又体现了一股强大的经济社会力量。基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采取技术—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对网络走红的性质特征、逻辑机制与后果影响进行了历史比较研究,文章发现:网络媒介技术社会扩散过程的跨越性特征和用户主体结构,是塑造影响网络走红的表现形式、群体特征与基本性质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网络上社交互动所建构生成的阶段性结构事实决定了网络走红的三类不同逻辑机制:即网络虚拟空间的公共广场效应、网络交往的社群化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的商业打造;网络走红的社会后果影响,经历了从文化社会领域到经济领域的过渡演变,并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而衍生出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网络走红现象为理解中国网络社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变迁提供了鲜活样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经济——以网络社会网与经济为例 [J].
林南 ;
孙准模 ;
高柏 ;
安真真 .
社会学评论, 2018, 6 (02) :3-18
[2]  
手机成瘾与青少年睡眠质量: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J].刘庆奇;周宗奎;牛更枫;范翠英;.心理学报.2017, 12
[3]   网红的缘起、发展逻辑及其隐忧 [J].
敖鹏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 (01) :135-143
[4]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网红”现象探究 [J].
李琳 .
视听, 2016, (12) :88-89
[5]   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 [J].
沈霄 ;
王国华 ;
杨腾飞 ;
钟声扬 .
情报杂志, 2016, (11) :93-98+65
[6]   性价值观视角下女性网络红人现象分析 [J].
马川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11) :12-17
[7]   多元时代共生衍创背景下的“网红”现象解读 [J].
敖成兵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11) :5-11
[8]   私人生活公共化:女性“网红”现象背后的个人与社会 [J].
朱灵艳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11) :18-23+17
[9]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J].
邱泽奇 ;
张樹沁 ;
刘世定 ;
许英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93-115+203
[10]   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伦理反思及规范引导 [J].
王卫兵 .
求实, 2016, (08)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