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庇护、体制庇护与工作家庭冲突——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态与主观幸福感

被引:103
作者
吴愈晓 [1 ]
王鹏 [2 ]
黄超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家庭庇护; 体制庇护; 工作家庭冲突; 女性就业; 主观幸福感;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5.06.006
中图分类号
D669.68 [妇女];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研究探讨城镇女性的就业状态及其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基于当前城镇地区国有部门(体制内)和非国有部门(体制外)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本文将城镇女性分为体制内就业、体制外就业和不就业三类群体,探讨群体间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其解释机制。通过分析"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已婚而且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女性更可能不参与劳动力市场;在体制内就业的女性的平均工作时间远低于在体制外就业的女性;不就业的女性和在体制内就业的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均高于在体制外就业的女性。借鉴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本文提出"家庭庇护"、"体制庇护"和"工作家庭冲突"三个机制来解释以上经验发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理解和解释女性的就业状态与主观幸福感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城镇地区劳动力市场结构及与之相关的宏观制度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44+244 +244-24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 [J].
王天夫 ;
赖扬恩 ;
李博柏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23-53+243
[22]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J].
佟新 ;
梁萌 .
妇女研究论丛, 2006, (S2) :32-36
[23]   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与对策 [J].
金一虹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6-10+91
[24]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J].
蔡昉 ;
王美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68-79+207
[25]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分析 [J].
谭琳 ;
李军锋 .
人口研究, 2003, (05) :11-18
[26]   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 [J].
潘锦棠 .
管理世界, 2002, (07) :59-68
[27]   世纪之交关于“阶段就业”、“妇女回家”的大讨论 [J].
蒋永萍 .
妇女研究论丛 , 2001, (02) :23-28
[28]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 [J].
蔡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2)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