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双向配置

被引:38
作者
蔡秀玲
陈贵珍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镇化; 城乡要素; 双向配置; 差异化发展; 城乡互促共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资本等随着要素单向流动的城镇化而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农村发展失去生产要素的有力支撑,乡村衰落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将乡村与城市确立为并行发展的两个主体,实现乡村与城市有差异化的发展,使城乡要素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双向流动、优化配置。现阶段在旧的制度障碍尚未完全消除、新的制度供给还不充足的背景下,囿于资本等要素的逐利性,完全依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产生何种影响尚难下定论,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顶层设计下探索城乡共建共享循环系统等要素双向配置互动发展机制,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等举措切实降低城乡要素流动成本,引导要素向乡村集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城乡互促共融。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框架下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保障机制 [J].
郭素芳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8, (03) :33-39
[2]   从乡村振兴战略看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J].
康永征 ;
薛珂凝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9-12+28+6
[3]   城乡互动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景普秋 ;
解阁阁 .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 2015, (02) :50-68
[4]   利益协调视域下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机制研究 [J].
张国献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5) :70-75+126
[5]   中国特色:城乡互动的双向流动模型 [J].
解安 .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1, 31 (05) :3-7
[6]   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 [J].
夏春玉 ;
张闯 ;
梁守砚 .
财贸经济, 2009, (10) :106-112
[7]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障碍及其排除对策 [J].
段娟 ;
曾菊新 .
农业经济, 2004, (03) :21-22
[8]  
中国现代化进程.[M].马崇明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