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框架下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保障机制

被引:41
作者
郭素芳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 要素流动;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8.03.00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实际上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大量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单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在新型城乡关系中,农村要素流向城市,城市要素也流向农村,会形成一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乡村通过汇集各种要素,引发创业热潮,催生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以此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前我国还面临诸多阻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因素,需要构建要素主体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功能互补机制、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套机制以及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机制,以保障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特别要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J].
张强 ;
张怀超 ;
刘占芳 .
经济与管理, 2018, 32 (01) :6-11
[2]   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J].
郭晓鸣 ;
张克俊 ;
高杰 .
经济论坛, 2016, (01) :100-106
[3]   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理论与实证研究 [J].
王颂吉 ;
白永秀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7) :31-43
[5]   农村改革要解决农业三要素流出问题 [J].
温铁军 .
农村工作通讯, 2013, (01) :36-36
[6]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05, (01) :35-39+112
[7]  
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 常野.西北大学. 2015
[8]  
要素流动:破解“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视角[D]. 詹盛.贵州大学. 2008